不得不说,AI生成视频这件事最近真是火得不行!每次看到别人用Sora2做出那些堪比专业拍摄的产品视频,我都忍不住感叹技术进步的速度。其实除了产品展示,AI视频生成在内容创作、教育培训、社交媒体营销等场景都能大显身手。不过要想让AI真正听懂你的想法,还真得掌握几个实用技巧,不然很容易生成一些“四不像”的内容。
提示词要像导演说戏一样具体
很多人抱怨AI生成的视频不够精准,其实问题往往出在提示词太笼统。比如你想要一个“科技感十足的手机展示视频”,如果只写“a smartphone video”,AI很可能会给你一个普普通通的静态画面。但如果你写成“a premium smartphone with glossy black finish rotating 360 degrees in a futuristic studio, neon lights reflecting on the surface, cinematic slow-motion shot”,效果立马就不一样了!最近有个做美妆产品的朋友告诉我,她在提示词里加入了“soft morning light through window”和“delicate dewdrops on petals”这样的细节描述,生成的视频竟然比实拍还要有氛围感。
场景氛围是视频的灵魂
我发现在使用Sora2时,很多人会忽略场景氛围的设定,这真的太可惜了!同样的产品,放在不同的环境里,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。比如一个咖啡杯,如果放在“cozy kitchen with morning sunlight”,就是温馨家居风;要是放在“minimalist marble countertop with dramatic lighting”,瞬间就变成奢侈品调性。有个做家居品牌的团队做过测试,同样的产品,只是把提示词中的“bright studio”改成“warm living room”,视频的点击率竟然提高了30%!
镜头语言让视频活起来
你们有没有发现,有些AI生成的视频总感觉少了点什么?问题往往出在镜头语言上。单纯的产品展示很容易显得呆板,但如果加入“slow dolly shot from left to right”或者“push-in close-up to the logo”这样的镜头指令,整个视频的质感就完全不一样了。我特别喜欢在提示词里加入“cinematic slow-motion”和“shallow depth of field”,这两个关键词几乎能让任何视频瞬间提升专业度。
这些坑你可千万别踩
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,我刚开始用Sora2的时候,经常遇到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情况。有一次生成食品视频,忘记加“no people”的约束词,结果画面里突然多出来一只手,把我吓了一跳!还有一次写提示词太贪心,想要的效果太多,最后生成的内容反而杂乱无章。所以现在我都会遵循“先简后繁”的原则,先确保主体效果满意,再慢慢添加其他元素。
其实AI生成视频最迷人的地方,就是它能帮我们把天马行空的创意快速可视化。虽然现在还不能完全替代专业拍摄,但在快速验证创意、降低制作成本方面,它确实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。你们在用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吗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!










暂无评论内容